粉尘爆炸,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微粒,在密闭空间达到爆炸极限并遇火源时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而普通设备在运行或故障时,设备内部容易产生电弧或火花等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因此,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防爆设备选型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接下来中澎防爆将为大家一步一步讲解如何正确选型。
首先要明确危险场所分区,这是选型的首要前提。依据国家标准 GB 50058-2014,粉尘环境分 20 区、21 区、22 区,区域数字越小危险性越高。20 区如粉尘容器内部,需选 Da 级设备;21 区像搅拌机周围,可选 Da 或 Db 级;22 区如粉尘袋存放区,Da、Db、Dc 级均可。务必保证设备铭牌 EPL 等级不不能低于区域最低要求。
防爆型式的选择
针对粉尘环境,常用的防爆型式有以下三种,其铭牌上会标明如“Ex tD”、“Ex iD”等:
外壳保护型 “Ex tD”:通过坚固的外壳将粉尘隔绝在外,并限制外壳表面的最高温度,即使内部产生火花,也无法点燃外部环境。对设备的IP防护等级(防尘)有着极高的要求,至少也得是5级。
本质安全型 “Ex iD”:通过限制电路中的能量,使其在任何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足以点燃爆炸性环境。常用于测量、监控、通信等低功耗设备。
正压保护型 “Ex pD”:通过往设备外壳内部充入保护性气体(如洁净空气、惰性气体),并保持内部压力高于外部,从而阻止粉尘进入。
此外,设备在运行时,其外壳表面温度必须始终低于所处环境中粉尘云的点燃温度或粉尘层的阴燃温度的 2/3。若粉尘云点燃温度 270℃,则应选 T135℃及以下组别设备。(T1~T6)后面数字越大越安全。
最后,正确安装与维护不可忽视。电缆引入装置必须使用与设备防爆型式匹配的合格防爆挠性管、格兰头(电缆密封接头),确保接口处的防爆密封。设备接地防止静电积累和电磁干扰。设备表面的粉尘堆积会影响散热,导致表面温度升高,必须定期清理。同时要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紧固件是否松动,确保防爆完整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