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外壳对内装电池的通用要求,多一句没有少一句不行

中澎防爆 技术贴评论35字数 1080阅读3分36秒阅读模式

今天中为大家分享关于隔爆外壳对内装电池的通用要求,多一句没有少一句不行!隔爆外壳对内装电池的通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防爆等级、安装维护以及符合标准。

隔爆外壳对内装电池的通用要求

  • 材料选择:隔爆外壳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造,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同时,外壳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 结构设计:隔爆外壳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泄漏到外部环境中。此外,外壳还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以应对可能的外部撞击。
  • 防爆等级:隔爆外壳应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电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防爆等级。一般来说,防爆等级越高,外壳的防护能力越强,但成本也相应增加。
  • 安装与维护:隔爆外壳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便于日常检查和维护。同时,外壳上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操作说明,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
  • 符合标准:隔爆外壳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如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等。

根据GB/T 3836.2-2021附录E,隔爆外壳内使用的电池需注意防止产生可燃性电解气体。通常释放电解气体的电池不应在隔爆外壳内使用,但测量装置用的电化学电池如符合GB/T 8897.1规定的A型锌/氧电池除外。

电池类型

附录E中明确规定隔爆外壳内只允许使用表E.1和表E.2中符合电池标准的电池。

表E1 允许的原电池
GB/T 8897.1 类型 正极 电解质 负极
- 二氧化锰(MnO2) 氯化铵,氯化锌 锌(Zn)
A 氧(O2) 氧化铵,氧化锌 锌(Zn)
B 氟化石墨(CF)2 有机电解质 锂(Li)
C 二氧化锤(MnO2) 有机电解质 锂(Li)
E 亚硫酰(二)氯(SOCl2) 非水无机物 锂(Li)
L 二氧化锰(MnO2) 碱金属氢化物 锌(Zn)
S 氧化银(Ag2O) 碱金属氢化物 锌(Zn)
W 二氧化硫(SO2) 非水有机盐 锂(Li)
注:GB/T 8897.1列举了锌/氧化锰电池,但是没有用字母分级。
表 E.2允许的蓄电池
相应的标准/类型 类型 电解质
类型K 镍-镉(Ni-Cd) 氢氧化钾(KOH)
GB/T 22084.1
GB/T 15142
GB/T 28867
GB/T 30426 锂(Li) 非水有机盐
GB/T 22084.2 镍-氢 氢氧化钾(KOH)

与标准GB 3836.2-2010附录E相比,本次修订增加了一种原电池类型,即正极为氧、负极为锌、电解质为氯化铵和氯化锌的原电池。同时,删除了两种原电池类型:一种是正极为氧化银、负极为锌、电解质为碱金属氢化物的原电池;另一种是正极为汞、负极为锌、电解质为碱金属氢化物的原电池。此外,蓄电池的要求保持不变。

通用要求

隔爆外壳对内装电池的通用要求,多一句没有少一句不行

以下是对给定内容的优化:

  1. 在隔爆外壳内不应使用排气式或开启式蓄电池来构成电池组。
  2. 在隔爆外壳内可使用阀控式密封电池,但仅用于放电目的。
  3. 当符合E.5隔爆外壳内蓄电池充电要求时,气密式蓄电池可在隔爆外壳内充电。
  4. 包含电池的隔爆外壳应设置警告标志“警告: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时严禁打开”。若电池和与其连接的电路符合GB/T 3836.4的要求且运行时不充电,则此要求不适用。
  5. 电池组和与其相连的安全装置应安装牢固(例如,使用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夹子或支架)。
  6. 电池和与其连接的安全装置之间不应有相对位移,否则会妨碍符合相关防爆型式的要求。
  7. 根据GB/T 3836.1的要求,在外壳试验前后宜检查其是否符合上述第5条和第6条的要求。

weinxin
13728812318
中澎防爆

1041311521

添加作者微信:13728812318

微信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复制微信号

中澎防爆
  • 本文由 中澎防爆 发表于 2024年12月25日13:59: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peng.com/ex-tech/778.html

发表评论